就此,不单可以保持自己独占益州,并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地位,还能证明自己这个"益州牧"头衔的合法性(刘璋之前继刘焉而上位,一直未得到朝廷的正式认可)。
毫无疑问,聪明绝顶的曹操,一眼就看穿了刘璋的用意,也明白张松此次前来的目的。这时候的他,北灭袁氏南占荆州,正值事业的最高峰,正是意气风发、傲视天下的时候……在他这时候看来,要派兵入蜀、灭掉刘璋,只是分分钟的事情,哪还用得着和你谈什么条件?
所以,曹操只会接受刘璋的"无条件投降",而绝不会接受刘璋的"有条件臣服"。不过,他也并不会当面点破这些,直接拂刘璋的面子。而是对刘璋的使者张松不冷不热,要么避而不见,要么见而不谈,要么谈而不应……最终目的就是想办法劝退张松,以此拒绝刘璋的臣服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