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很多三国的文臣武将了,今天要说的是谋士里面短寿之人,或许是因为妒忌他们有才华,老天爷爱让那些有才华的谋士早早离去。看看这些天妒英才的谋士们。
首先榜上有名第一位的大家肯定知道,那就是郭嘉了。年少时,郭嘉就才华出众,胸怀大志,他洞察天下大势,二十岁便与各方英雄豪杰贤士结交。一开始在袁绍那里做宾客,但很快察觉出袁绍性格之缺陷,认为他''多端寡要,好谋无决"于是果断转而离去。转投曹操。当时曹操帐下诸多文臣武将,郭嘉成功凭借其后来居上,很快成为曹操身边最信任的谋士,常常随军出征。
在曹操帐下,他如鱼得水,跟着曹操南征吕布,北伐袁绍,西战张绣,东取刘备,其才学、智谋甚至个性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曹操手下最年轻、最诡奇的谋士,郭嘉在曹营的最大贡献在于为曹操平定北方,北征乌桓平定边患,特别是郭嘉临死前的''遗计定辽东''让他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在演义里都扮演着了一个神算子的角色,很可惜的是他在三十七岁就病亡于北征乌桓的路上,以至于曹操在后续的赤壁大战失利后都叹息''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其次是荆州高士刘巴,。这位被诸葛亮称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的名士,就是制定《蜀科》的那位,原先他一直看不起刘备,因为刘备是''织席贩履''出身。因此后来刘备多次想请刘巴出山来担任谋士的时候,刘巴便逃走了。随后刘巴入川,成为刘璋的谋士。刘巴给曾经了刘璋一个建议,不要接纳刘备。刘璋不接受,后来果然如刘巴说得一样。刘备夺川成功之后再次盛情相邀,诸葛亮也写信劝刘巴归顺,走投无路的刘巴只好归顺刘备,被刘备任命为西曹掾,诸葛亮对此也十分高兴。刘备称汉中王后,让刘巴担任尚书,等到法正去世后,又将刘巴晋升为尚书令,负责处理日常政务。而就在刘备登基第二年,刘巴病逝。时年仅三十九岁,这位《蜀科》的制定人便这样离开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