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受之变:一场26天的叛乱闹剧,改变了南宋的历史走向(7)

2021-09-02 15:20     360kuai

高宗无奈,从城楼将康履用绳索放下,叛军当即将其斩杀。

宋高宗像

斩杀了王渊、康履后,兵变的目的基本达到。但苗、刘并不退兵,反而大声喊道:"陛下的帝位来路不正,以后如果(徽、钦)二帝归来,将何以自处?""履既死,帝谕傅等归寨。傅等因前,出不逊语,大略谓:'上不当即大位,将来渊圣皇帝来归,不知何以处?'"(《续资治通鉴》)并要求隆祐太后一同听政,高宗同意后,又进一步逼迫高宗逊位,立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为帝,并已士兵可能失控生变相威胁。为避免生乱,高宗主动答应禅位给太子赵旉,并当即下发罪己诏书,当晚迁移睿圣宫,苗、刘二人把持了朝政。

第二天,太后垂帘听政,大赦天下。根据苗、刘的要求,很快将黄潜善、汪伯彦贬降外地,将蓝珪、曾择等宦官流放岭南,曾择刚动身,苗傅就下令将其诛杀。苗傅还大封亲信,并将高宗幽禁监督,将年号改为"明受"(故称明受之变)。

宰相朱胜非知道苗、刘二人能力不足,见识短浅,便巧妙周旋于叛军和太后之间,一边迷惑苗傅,一边择机派人传令前来平叛。张浚、韩世忠、张俊、吕颐浩等在外地抗金的重臣武将接到大赦令后,知道朝廷发生了兵变,于是谋划起兵勤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