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刷到停不下来?国家出手了(3)

2021-08-31 02:08  新京报

实际上,舆论对算法的批评,很大程度上源于算法机制的不透明。所以,当算法变得透明、信息更对称,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消费者、劳动者、参与者,也就能很大程度上平息消费者的不确定感、被操控感。

短视频刷到停不下来?国家出手了

资料图。图片来源:unsplash

现在,已经有网约车平台公司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某种程度上,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所要求的"告知消费者",与交通部要求平台公司"加强与司机沟通","劳动报酬标准向社会公布",目的都是一样的,即消除用户和消费者的不确定感,增强确定性,赋予其更大的选择权。

算法应创造出新价值

从更高层面来看,对于算法的监管,有一个基本前提认识是:算法,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实体程序,是否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以外卖平台为例,其算法,除了约束劳动者,也能在订单分配、路线规划上提供更高的效率。

此外,算法还能通过大数据,掌握单个骑手的路线,从而快速把单个个体的劳动技能变为整体的劳动技能,提升整体的效率。

再比如,网约车系统可以提供导航、供需对接、预测拥堵,完成支付、质量控制等一系列功能。这使得网约车成为一门可行的生意。

某种程度上,算法造就了直播、短视频平台的繁荣,如果没有算法,用户每看一个视频都需要搜索,会因为过程繁琐,产品体验差而放弃。

短视频,直播提供了娱乐,那么,算法创造了新价值吗?

同样的,电商平台的算法、推荐,刺激了消费者购买,或让消费者方便地买到了自己想买的东西。其是否创造了新价值?

2019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但提出了要加强二、三次分配的作用,也提出要在第一次分配中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提法。算法、游戏、视频这些产品与服务,由知识、管理、技术、数据等要素组成,肯定了这些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肯定了算法、游戏、视频由市场评价贡献,并可以按贡献决定报酬。

某种程度上,这说明了算法如果合理、规范使用,是能够创造新价值的。

实际上,如果没有算法,短视频、外卖、电商平台的发展都会大受影响,或者交易规模会大大缩小。

总体来说,此次《征求意见稿》对企业的算法做了诸多限制,增加了用户的选择空间,要求增强算法的透明性。这些,有利于抑制基于算法的不正当行为,促进算法的良性发展,从而为中国经济、消费者福利创造出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