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买不起鞋盒的一天。"阿旭说。
击鼓传花:看似炒鞋盒实则被"收割"
炒鞋盒与炒鞋一样有风险。
"之前在二手平台收过多个联名款鞋盒,原计划等价格上涨后再卖出去。但没想到价格一路下滑,挂在网上迟迟没人买,最终砸在手中了。"老雷无奈地表示。
8月15日,记者登录闲鱼等二手平台搜索发现,其中不少鞋盒价格明显高于发售价,但也不乏有跌破发行价的联名鞋盒。以一款"GOTO塔克联名全球限定鞋盒套装"为例,其发售价为399元,如今平台上二手价格大多在150元到200元。
"对于意图通过炒鞋盒而获利的普通玩家而言,盲目囤货风险极大。"老雷说,"并非每个联名款都被市场看好,盲目入手很容易陷入鞋盒砸在手中的处境。"
老雷告诉记者,不同于此前动辄数千元的球鞋利润,鞋盒溢价空间相对较小。即使玩家赌对潮流,每个鞋盒也只能赚到几百元。但玩家为此除了需要大量资金外,还需要对鞋盒潮流趋势、玩家喜爱度等因素格外熟悉,否则很容易看走眼而亏得血本无归。
刘晨此前也曾考虑过抢购联名限量鞋盒再转手获利,但他很快放弃了这个打算,"和一些同样喜欢鞋盒的朋友打听了下,发现盈利较少不说,很容易就被套牢。"
"部分品牌为了提高玩家购买欲望,打造'联名'、'限量'已成常态,久而久之玩家也容易疲劳。"刘晨身边不乏炒作鞋盒而亏损10多万元的朋友,"鞋盒制作门槛较低,导致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鞋盒品牌,也决定了其溢价力较低。而这些鞋盒品牌即使再联名限量,意义也不大。"
在采访中,多位圈内人士告诉记者,炒鞋盒和此前炒鞋的本质相似,都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获利只有在出现下家接手时才能实现。而普通玩家一旦置身于游戏中,不知道鼓点什么时候停下,很可能成为那个最后接盘的人。
针对鞋盒在市场中出现炒作一事,人民日报对此做出评论称,"继'炒鞋'之后,鞋盒又成为'炒货'中的一员,令人咋舌。近年来,为满足潮鞋爱好者需求,一些联名设计、限量发售的球鞋收纳盒应运而生。相比于只有基础收纳功能的鞋盒,高'颜值'、个性化等元素,让这些鞋盒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若只是满足市场需求,物以稀为贵,价格居高,也无可厚非。但当买卖变成投机,刮起'炒'的歪风,则无异于'击鼓传花'。如果存在操纵市场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问题,'炒鞋盒'还涉嫌违法。坐地起价、套路重重、制造非理性情绪,类似的教训还少么?看似'炒鞋盒',实则'被收割',盲目跟风要不得。也期待相关部门及时出手'降温',让市场回归理性和秩序。"
"确实该整顿部分二手不良商家和玩家利用消费者的热情,而借机炒作获利的风气。"老雷说,"如今包括球鞋、鞋盒在内的潮玩圈已经陷入'万物皆可炒'的乱局。但需要明白的是,无论鞋盒多么酷炫,无论追加了多少噱头,究其本身无非也就是个装球鞋的盒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