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白起同殿为臣的范雎,只是靠着几条计谋,帮助秦昭襄王驱逐了"四贵",便被秦昭襄王拜为了"应侯",位居第二十等的彻侯,白起自然是不服,为了使得自己的爵位更进一步,便有了白起在长平之战后,执意灭亡赵国,想要以灭国之功进封彻侯。
自古以来,武将都要比文臣难以驾驭,秦昭襄王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并不想将白起封侯,不然早在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后,便就会将白起擢升为彻侯,但是秦国上下皆想要一举灭亡赵国,在灭赵和压制白起的选择上,秦昭襄王也很难抉择。可就在这个时候,范雎提出秦军急需休整,秦昭襄王便以此为借口放弃了灭赵的想法,继而压制白起。
在此之后,白起与秦昭襄王君臣二人的嫌隙越来越大,二人已然势同水火。为了进一步压制白起,秦昭襄王先后任命王陵、王龁为邯郸之战的主帅,有意扶持二人取代白起,可是没想到各国的援军来得那么快,秦军前线压力剧增。
而就在秦军有了些许败势之时,秦昭襄王又放弃了压制白起,继而选择灭赵,可这个时候白起却摆起了谱,不仅使得秦昭襄王难堪,还使得自己骑虎难下。当秦军败绩传来之时,秦昭襄王为了泄愤,更是将白起褫夺官爵,逐出咸阳,随即又因"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赐下秦王剑,命白起自刎,这就有了令无数人扼腕叹息的白起之死……
本文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