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民生百态;卖烤鸭的侏儒、孤儿院的孩童、川蜀的祭祀
图片拍摄于1912年秋的成都街头。清末民初,成都地区的孩子们盛行打铜钱的游戏,以抛钱看字背或两钱相箍撞等规则定胜负。此四少年衣衫鞋帽较规整,质料也不低劣,家境应该比较富裕,其中一人脑后仍拖长辫,稍大的少年无冠而蓄新式短发。他们的背后是当年成都的民房,前壁全是木板。
图片拍摄于1910年冬的成都市区。清代中叶,成都已出现慈善组织,其中以慈惠堂最为著名。慈善团体多为官办,设有女婴教养所、幼稚园、育婴堂和孤穷子弟教养所等。图中即是收养孤穷儿童的一家慈善单位。在冬日的院子中,一位缠足中年妇女在桌前缝补,面前和身旁有儿童十五人,大多穿着整洁,面容健康,可能是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孤苦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