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村中的核酸检测达到每天一次,通过唾液进行大规模核酸筛查,如果发现可疑情况,会第一时间进行管控并进一步做鼻咽拭子确认。"个人的防护意识,整个防控制度的完备,再加上中国运动员强烈的纪律意识,让中国的疫情防控优势在奥运赛场上充分展现,"王健全说,这也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次疫情防控下的紧急救治
奥运赛场上,世界顶级运动员激烈比拼,而最高水平赛事的背后,则有奥运医疗专家在保驾护航。
除了常见的运动伤,本次奥运会还出现了一例情况较为严重的运动损伤:一名运动员在和对手同场竞技时发生关节脱位。王健全第一时间进行了现场诊治和初步处理,他迅速判断:要立刻手术。运动员随后被送到奥运村医疗站。
让王健全没想到的是,奥运村医疗站建议做保守治疗。"普通人的救治目标是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能够正常生活,但运动员还需要继续比赛,需要高强度的对抗,手术不能耽误。"经过协调后,运动员通过绿色通道紧急转运到国内。
根据疫情防控政策,运动员回国需要先接受隔离。为了让运动员更快地接受手术治疗,医疗组决定:让运动员进入北京地坛医院按正常程序隔离,北医三院派护理团队及专家去地坛医院为队员手术和护理。运动员回国的第二天,这场手术便在地坛医院内进行,一切顺利。
"运动员在场上为了国家荣誉拼搏受伤,理应受到最高的礼遇。"王健全说,整个救治过程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事发到手术完成,防护措施到位,救治体系高效运转,疫情新形势下的医疗服务模式得到了实战的检验"。
首次设立"医疗保障营"
和以往的医疗保障不同,这次奥运会不光有运动创伤救治,奥运赛场还首次拥有了独立的"医疗保障营"。在这里,工作人员可以为运动员提供物理治疗、手法、针灸、理疗等医疗服务,让运动员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参加比赛。
"以往都是各个队的队医在管,这次开辟了一个专门的医疗保障基地来为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一些小伤小痛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缓解,"王健全说。而在这里,疫情防控更是细之又细,每日核酸检测样本采集、执行手部消毒、环境消毒、记录运动员的体温……每一项疫情防控工作都落实到位。
白天跟队训练,在场边为运动员解决突发的伤病问题,晚上训练结束后为运动员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保障营的医疗服务得到运动员的一致好评。在王健全看来,医疗组医务人员判断伤情,给出明确诊断,保障营人员对运动员进行康复处理和健康管理,两者密切配合,让这次奥运会的医疗保障服务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
"北京冬奥会很快就要来了,雪上运动项目的医疗救治任务更重,疫情防控工作依然艰巨,"王健全说,北医三院作为北京唯一一家同时承担三个赛区医疗保障任务的医院,也将全力以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