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中,颜良奉命进攻守护白马的曹军将领刘延。曹操闻讯后,率军先佯装在延津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然后率军奔袭白马。颜良发觉曹操派来的援军后甚是惊讶,结果在慌乱之中被当时依附于曹操的关羽斩杀("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见《三国志·卷一》)。
文丑字叔恶,安平国南宫县人,与颜良一起俱为袁绍手下猛将,曾在平定麴义叛乱、消灭公孙瓒、夺取幽州等系列战事中立下奇功。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在击灭公孙瓒后不久,便亲率精卒十万南下进攻曹操,并以颜良、文丑为前锋。曹、袁两军初战于白马时,曹操利用诱敌之计,分散了聚集在黎阳渡河攻白马的袁绍主力,在解除白马之围的同时,斩杀奉命进攻白马的颜良。
次年,袁绍渡河进驻延津,随即命文丑、刘备率军向驻守白马一带的曹军发动进攻。曹操在发觉文丑的军队后,采用军师荀攸的"饵敌"之计,故意将大批物资、骡马丢弃在原野上。等到袁军蜂拥而来并四处劫掠物资时,曹操果断率领600多名精锐骑兵发动进攻,一战便击败袁绍的军队并斩杀文丑。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文丑乃是被关羽斩杀的,此说并不可信。
高览字元伯,籍贯不详,与张郃、颜良、文丑俱为袁绍手下的猛将。由于史料的缺失,关于高览的记载很少,其早期的事迹我们无从得知,而他第一次出现在史书当中时,乃是在官渡之战中。当时,高览与张郃一起,奉命进攻曹操的大本营,结果被早有防备的曹洪击败。事后,高览因害怕回去后被袁绍处决,便与张郃一起投降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