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前期励精图治,曾经征讨四方,就连崛起于西部的周室诸侯也不得不臣服到他的麾下。如果纣王按照自己前期的治国之略发展下去,商朝必然走向强盛。可惜的是,当纣王认识了妲己之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因为过度宠爱妲己,且滥用刑罚,纣王最终导致了诸侯反商。等到诸侯大军来到殷都城下的时候,纣王才如梦初醒,可惜,已经为时已晚。牧野之战,纣王暂时拼凑的几十万奴隶和平民大军临阵倒戈,他们因为不满纣王的统治,竟引导周军攻入殷都,纣王眼看大势已去,遂自焚于鹿台,历经五百多年的商王朝也就此灭亡。
有人曾说,帝乙之所以将商王之位传给纣王,是因为纣王嫡子的身份,这明显是没有根据。首先,没有史料表明,纣王就是帝乙的嫡子,其次,史籍也并没有明确关于纣王母亲正妃的记载,故而,所谓纣王依靠嫡子身份继承帝乙商王之位的说法明显不成立。
嫡长子继承制并非是商朝的产物,它是在西周建立后确立的。周武王灭商之后,曾经大封诸侯,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周武王便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因为嫡子制度产生于西周,所以前朝商朝也就根本没有必要遵循嫡长子制度这一制度。
在商朝历史上,商王的继承制度非常混乱,商朝很大程度上还是延续了兄终弟及的制度。正因为商朝继承制度的混乱,才导致了商朝长时间的动乱,所谓的九世之乱就是因为继承制度的不明确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