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潮凭一己之力收复河西十二州,为何最终将军权交到了侄子手中(4)

2022-10-13 14:19     360kuai

1、主观原因:张淮深长期随军作战。虽然史料关于归义军的记载相对较为零散和杂乱,但从仅有的资料来看,张淮深参与起义和领兵作战的时间都及早。在咸通二年(861年)三月,在攻克凉州的战役中,张淮深便已经是一路主将。反之,张义潮的儿子张淮鼎却少有带兵作战的记载。因此,张淮深虽然只是张义潮的侄子,但却是张义潮极为重要的左膀右臂,且因为长期带兵的缘故,在军中拥有较高的声望,以其为归义军节度使,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张淮鼎在这一点上则要稍逊一筹,除了张义潮儿子的身份外,在局势不稳的情况下,他并不是合适的人选。

2、客观原因一:张淮鼎被留在了长安。毫无疑问,张义潮对唐王朝是忠心耿耿的,因此才会在兄长张议潭去世之后,便前往了长安为质。然而,张义潮这次前往长安,或许是由于没有了解到唐王朝的真正意图,因而并未携带家眷,然而当唐王朝通过授官、赐宅等方式将其留在长安之后,张义潮这才了解到唐王朝的用意,因而不久便遣人返回沙州将家人接到了长安。《押衙马通达状稿(三件)》中第一件的记载中,便有"(马通达)先随司空到京,遣来凉州,却送家累"的记载。

3、客观原因二:来自长安的命令。《资治通鉴》有载,"(咸通八年二月)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入朝,以为右神武统军,命其族子怀深守归义"。从这段记载来看,张淮深能够接任归义军节度使,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与唐王朝的态度同样密不可分。或许正是为了将张义潮一家留在长安,唐王朝才没有任命张淮鼎为节度使,而是任命了张淮深。

然而,张义潮去世之后,归义军却很快陷入了动乱。大顺元年(890年),张义潮的女婿索勋发动政变,杀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夫妻和六子,拥立张义潮的儿子张淮鼎为节度使。两年后,张淮鼎去世,索勋又自立为节度使,结果引发张义潮第十四女、李明振之妻张氏的不满,索勋于乾宁元年(894年)被张氏的三个儿子所杀,张淮鼎的儿子张承奉又被立为节度使。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