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对匈奴的战争起于汉武帝,而马邑之谋就是汉武帝对战匈奴的第一战,很可惜汉朝无功而返,从此便正式揭开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百年战争,在此之前,汉朝从未主动进攻过匈奴,只有匈奴主动侵犯汉朝,从汉高祖白登之围算起,匈奴对汉朝发动的大规模战争有11次之多。
马邑之谋前,汉朝对匈奴作战,一直没有足够的信心,一方面是因为不了解匈奴人的战法,另一方面是因为匈奴都是骑兵,而汉朝骑兵并不多,缺乏对抗的信心,此外还由于匈奴人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除非匈奴人来了,否则汉朝人根本不知道匈奴人在哪里,而对于茫茫草原,出身农耕民族的汉朝根本没有兴趣。
汉武大帝
马邑之谋发生的背景就是汉朝与匈奴近70年的和亲,但仍然没有阻止匈奴人侵犯汉朝边境,同时汉武帝即位之后,由于年轻气盛并且有意改变汉朝当前的政策,就在马邑之谋的前一年,汉武帝还刚刚批准了对匈奴的和亲,因为朝中绝大多数群臣都支持和亲,而不愿意与匈奴开战,唯有大行令王恢一个人建议对匈奴开战,大行下令就是汉朝掌管属国外交事务的官员。
其实汉武帝有意支持王恢的建议,但是支持王恢的人太少了,所以作罢,直到第二年,王恢再次找到汉武帝,并提出一个对匈奴作战稳妥的计谋,这个计谋就是马邑之围,马邑之谋的发起者是马邑当地一个叫聂壹的商人,他提出由他来充当间谍,引诱匈奴大军进入马邑,然后汉朝以伏兵攻打匈奴,就能一次性解决匈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