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死于1996年(5)

2024-04-25 13:42     360kuai

2

作为末代太监,晚清时期的太监们,注定是悲剧的。

与明代宦官的专权不同,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清代自从建国初期,就对宦官干政进行了严厉控制,顺治皇帝福临甚至亲自在清宫中竖立铁牌,警告后世子孙,太监宦官们凡有涉及"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接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顺治还特地注明"特立铁牌,世世遵守。"

在满清皇帝的严肃干预约束下,有清一代,虽然有不少宦官受到宠幸,但是并未出现像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干政情况,到了晚清时期,当时清廷内务府中,针对太监的行为规范达到了50多条,太监们一旦触犯规范,轻则发配、杖责,重则处死,由于在清代当太监不像在明代一般吃香,因此有清一代,清廷中的太监始终处于缺额的状态,像明朝中后期一样,动辄几万人自宫争夺一两千个太监名额的情况始终没有出现。

当时,清代的太监来源,主要有自动投充、礼部咨送、太监引荐、太监牙行引进等方式。由于清代对太监管束很严厉,这就使得太监不仅有被惩罚出宫的,还有自残以求出宫,甚至冒死逃亡的,有的太监甚至逃亡高达六七次,或者自杀。因此,清宫中太监一直缺额。乾隆年间,清廷规定太监名额为3300人,但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宫中太监只有2605人,缺额695人。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