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白手起家不缺粮,崇祯富有天下,为何总为军粮的事犯愁?(3)

2022-10-10 13:59  360kuai

这玩意说起来也就是贵族地主们饱暖思淫欲,在那个土地就代表财富的时代,即使明朝已经开始步入商品社会,土地依旧是豪强大族们用来彰显身份的秘密武器,而在周围的土地都侵占得差不多的时候,地主们就开始把手伸向了屯田,毕竟国家已经安定,要这些人和军粮也没什么用了。

对此,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了纵容的手法,对豪强地主侵占屯田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宣德五年的报道,洪武年间留下来的近百万亩屯田已被侵占了三成多,屯田兵无田可种又得负担赋税,有些胆大的就当了逃兵,其他不敢逃的只好卖身为奴,为地主豪强打工,这也是土木堡之变时,曾经北逐蒙古,南定越南的明军,却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就只能像韭菜一样被人收割了。

到了嘉靖、万历年间,倭寇横行、辽东侵边、内部农民四起,更是把大明的家底给打空了,虽然万历年间有武功强盛的"万历三大征",可那也是依靠张居正十年改革所积累下来的资本,"三大征"后,大明就再也无力应对各种天灾人祸。崇祯年间,除了辽东地区的军饷可以足额发放外,其余地区都欠着,当兵的没军饷只能造反,农民没福利还得负担沉重的国家税收就只能起义。

与政府积贫积弱的对比,却是官员、地主、豪强个个脑满肠肥,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商人和官员,更是夜夜笙歌,"商女不知亡国恨"了。比如早已退休的东林党党魁李三才,家中存银470万,足以应付大明一年多的军费开支,可崇祯重用东林党人,而东林党人又是江南富户的保护神,崇祯无法对富得流油的江南下手,只好继续压榨其余地区的百姓,其结果就是官逼民反。

大明最后亡于农民起义的李自成,江山则被关外女真的清朝夺去,靠抢起家的大明最后也沦为被抢的对象,历史的车轮依旧前进,之后,统治了中华大地两百多年的大清又再次重复这一轮回。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