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人的精神世界极度空虚,然后被宗教填满。很多士人信道,道家崇尚的"之""道""玄"等字被用来取名,当然不能只用单字,要不然一大家子人全重名了。二字名就此重出江湖,王羲之、司马道子、王玄策等等。另外还有人崇佛,这就有了王僧辩、姚佛生、孙法宗、沈昙庆等等。其他还有喜欢专用词汇的,比如李渊祖上的李天锡、李重耳。
也就是说给自己孩子取二字名的父亲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宗教情怀,李渊就是如此,三子李玄霸的玄就是道家常用词,而且这人还反感佛教,在位晚期甚至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过灭佛运动。
自唐以后,王莽的"二名之禁"已经没人在乎了,二字名越来越多,而且也不再计较宗教道德什么的了,比如史思明、李存勖、赵匡胤等等。
当然,单字的正统地位仍然很牢固,观李唐历代皇帝的名讳,还是单字名占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