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大川大事业,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需要与之相协调的人力资源作保障。"发布会上,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申剑介绍说,据测算,到2025年,攀枝花市常住人口需新增约30万、总人口达到150万,其中主城区(即"三区":东区、西区、仁和区)的常住人口到2025年将增加约20万、总数要达到100万。
为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和服务工作,攀枝花市于2017年已出台了《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并配套了相应实施细则,但该套政策主要面向高层次、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按照攀枝花市委关于推动攀枝花市域、川西南滇西北、国内国际"三个圈层"联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需要加快聚集各层次人才,以形成与攀枝花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相协调的人力资源支撑。因此,《促进人力资源聚集十六条》应运而生。
生养育学全保障
本地户籍二、三孩每月发500元补贴
《促进人力资源聚集十六条》主要涉及聚集高层次人才来攀发展、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在攀发展、鼓励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攀工作、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保障机制四个方面。
围绕"聚集高层次人才来攀发展",攀枝花市安排了编制保障与岗位设置及聘用、名医名院奖励、名师名校奖励、首席技师选拔及待遇激励、医疗及养老服务、人才公寓申购等6条政策措施。
围绕"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在攀发展",攀枝花市安排了促进科技人员技术成果转让转化、提供创新创业"一对一金融服务"、对吸纳外地人员来攀就业的企业给予就业奖补等3条政策措施。而这个板块,主要是体现成果导向,贡献越大,奖励越高。
围绕"鼓励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攀工作",攀枝花市主要针对人才个人来攀工作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人才来攀工作分别提出了激励措施。例如,对来攀工作、创业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提供就业补贴、创业场地支持、创业经营补贴等扶持;对为在攀企业成功引进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或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相应标准的一次性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