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第六次北伐,在段谷被邓艾击败,段谷在哪里?(2)

2021-09-28 18:19  360kuai

段谷之战可以说是姜维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经此惨败之后,姜维受到了蜀汉众臣们的非议与不满,严重影响了他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那么,对姜维影响如此之大的段谷,又在如今的什么地方呢?笔者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对段谷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段谷"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的姜维与邓艾两个人的个人传记中,但是,作者对其具体位置却没有明确的标注,只提及在上邽城外不远的地方。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编撰的《水经注》中,在"渭水篇"中首次确切地指明了段谷的地理位置。据该书载,渭水的支流藉水在流经上邽城、上邽古城汇入渭水之前,有六股溪水汇入藉水,分别是毛泉谷水、覆泉水、濛水、阳谷水、宕谷水、段溪水等。而这六股水中的"段溪水",就是改变姜维命运的段谷所在地。

据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段谷水的源头在上邽县的东南山下,并明确指出,蜀将姜维当年就是在此谷中被魏将邓艾所破。在《通典》中则记有上邽县有段谷泉、邓艾破姜维于此处。段溪水、段谷水、段谷泉,三者的名称虽略有不同,但实际指的都是一个地方。宋代的《太平寰宇记》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即段谷就在上邽县的东南山下。

在确定段谷具体位置之前,首先要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藉水流经"上邽城"与"上邽古城"这两处地方需要做一个特别说明。据《水经注校》载,上邽是秦武公征伐邽戎时建立的县级单位,上邽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五城相连"。该书载,秦武公建上邽县之后,在本城的基础上,向西连建了三座城池,向东也建了一座城池。这样的城池布局,是我国古代城防建设的首创。之所以这样建设,主要是出于军事防御上的需要。上邽县扼守于古代关中至陇西地区的主道之上,南北有两山为天然屏障,藉水自城中穿过。所以,依据独特的地理形态,在本城东、西连建四城的目地,主要为关中地区防御西羌之乱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