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是如何利用蜡烛灯芯,判定太监要造反?后来他的结局如何?(2)

2025-03-12 10:22  360kuai

当时的云南可不比现在,清初时云南夹在南明于大西政权之间,南面还有缅甸等国一直时不时越过边境高个事,弄得吴三桂那叫一个苦不堪言。呆着不舒心,就又想反一反,于是吴三桂砸下了大量钱财收买康熙身边的小太监们,等着他们先刺伤康熙,这样自己就能借着混乱直接攻入紫禁城。

但计划是美好的,真正实施起来,却败在了一根蜡烛上。康熙的谋臣周培公在深夜跟康熙商议国事时,突然发现桌上的蜡烛快要熄灭了,却并未有太监来捻灯芯。就这么一个细节,令周培公断定宫内必有吴三桂的眼线,他们正在策划谋反事宜。

为何一根蜡烛就能看出谋反呢?原来这古代皇帝也不好当,尤其是那种勤政努力的皇帝,更是半夜都需要批阅奏折。古代又没有电灯,唯有蜡烛照明。皇帝用来照明的蜡烛都快要熄灭了还没有小太监来负责捻灯芯,那么就只可能是两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