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谭继洵明明是朝廷重臣,谭嗣同被捕后,他为何不向清廷求情?(2)

2024-03-26 13:42     360kuai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30岁的谭嗣同在家乡听到这个消息后,满怀忧愤。于是,他努力提倡新学,号召变法,在家乡组织算学社等。康有为联合一千多名举人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焦灼着谭嗣同的心。在变法思潮影响下,他逐渐认识到必须对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

1896年2月,谭嗣同入京,结交了梁启超等人。后来奉父命,到江苏候补知府。期间,开始撰写《仁学》,于1897年1月17日完成,这是维新派第一部哲学著作。同年2月,谭嗣同回到家乡湖南,在巡抚等人的支持下,与唐才常等创办时务学堂,大力在学堂上宣传变法革新理论,给学生灌输革命意识。

1898年初,谭嗣同创建了南学会,开办《湘报》,宣传变法,抨击封建制度。6月11日,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决定变法。8月,因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推荐,他被光绪征召入京。9月5日,参与到变法中。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于9月24日在浏阳会馆被捕。9月28日,与康广仁等五人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原本是有机会逃走的,但是被他拒绝了,他说:"各国变法都是在流血中完成的,今天中国未听说有因为变法而流血的人,所以国家不昌盛。如果有,请从嗣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