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为什么刘禅降魏后,司马昭不处死他,难道他真的有大智慧吗?(2)

2025-02-28 12:02  360kuai

刘禅回答说:"洛阳是一个幸福的地方,我很喜欢这里,一点也不想念蜀国。"司马昭听后很满意,但当刘禅上厕所时,郤正提醒他,如果司马昭再问陛下是否想家,陛下就根据我的话回答他,并且要表现的很伤心,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回到蜀国。刘禅回去继续和司马昭一起喝酒,当司马昭国喝得烂醉如泥时,又问刘禅同样的问题。刘禅根据郤正的教诲回应了他,司马昭听后笑了,有点怀疑地说:"这是郤正说的吗?"刘禅十分的吃惊,急忙问道:"陛下是怎么知道的?"从那时起,司马昭就觉得刘禅是忠实的,并且不将他视为自己的隐患。尽管如此,一直保持谨慎的司马昭不会让刘禅回到蜀国。相反,他让刘禅住在洛阳的一个寨子。人们嘲笑这是阿斗寨,刘禅在这里过着十分惬意的生活。刘禅还给他的居所取名为中山村,并制作了匾额。司马昭得知此事后,也完全对刘禅放下了警惕。在后世看来,刘禅实在是一位很窝囊的君主,并且还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良相去辅佐他也无济于事。

刘禅在位四十年,在历史的记载中竟然一点功绩也没有,我觉得他可以说是毫无作为了。但虽然刘禅的资治十分平庸,不过他在位期间并没有大肆享乐,又或者是留连于后宫之中,他对百姓也很宽容。在一些对他评价中我们可以得知,刘禅的性格十分敦厚宽宏,而且为人处事上更是深得他父亲刘备的真传。也正是因为如此,刘禅才会如此安心的将国家大权交到诸葛亮的手中,让诸葛亮可以果断的七次北伐。不过,我认为刘禅一生中做的最错误的事情,便是宠信宦官黄皓。这不仅使得朝中的政治腐败,让宦官可以专权,而且也极大的影响了蜀国的国力。最过分的就是黄皓还结成了一批党羽,在朝中专门迫害忠臣。其中被害的最惨的便是姜维了,他被称为蜀国最后的希望,但就是因为黄皓专权,使得姜维不得不告老还乡。我觉得要是当初姜维能够把持朝政,蜀国一定不会那么快被司马昭灭国。总的来说,刘禅的一生中也算是无功无过,并且活到了六十多岁才逝世,也算是安享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