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要求费祎与一起商量如何安排撤回汉中人选及留守前线将领,同时又希望费祎与自己一起联名签署通告去通令其他的将领。从魏延的表态和举动中可以发现,显然魏延是将全军撤回汉中的命令理解为只是杨仪一人所为了,他并不认为这是诸葛亮遗命。而费祎的回答也正好可以印证这一点。
费祎的表态是这样:"我这就替你去说服杨仪。杨仪是个不懂军事的文人,肯定不会违反命令的。"很显然,魏延事件的爆发与费祎没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魏延有着很大的关系。假使费祎一开始就告诉魏延,全军撤回汉中乃是诸葛亮遗命,魏延也未必会将矛头指向杨仪,那么之后所发生的一切或许就会完全不同了。
在与魏延见面的整个过程中,费祎不但没有将真相讲出,反而用谎言欺骗魏延,然后飞马逃出魏延军营,得到魏延醒悟过来派人去追,已经不见了费祎的踪影。这说明费祎原本就不是来传达诸葛亮的遗命并做好魏延与杨仪间协调沟通的,他只是想了解魏延的真实想法,等待魏延发怒,然后去告诉杨仪做好防范措施的。
因此,魏延在费祎逃走之后明显的感觉到这事肯定是杨仪、费祎等人事先就设计好了来侮辱自己的。于是,魏延勃然大怒,并趁杨仪军尚未出发之时,自己带领部下抢道南归,并将途径的栈道全部烧毁,还上书后主刘禅告发杨仪谋反。魏延的目的并不是去投降曹魏,而仅仅是诛杀杨仪。不过,此时的形势却朝着不利于魏延的局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