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能体现李世民贵族气质是"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贞观六年,李世民亲自理狱,最后确定有近四百名犯人该处死刑,但是他起了恻隐之心,放他们回乡归家,要他们明年秋天再来执行死刑。到了第二年秋天,没想到四百囚犯全部回来,于是李世民下令特赦他们。这是典型的高贵气质、贵族精神,海纳百川的胸怀,难怪能有大唐那样的盛世,世界性文明,这是必然。
当然贵族气质可以陶冶出李世民这样的宽广胸怀,也可以陶冶出项羽那样的小家子气。因为贵族之所以是贵族,就在于高贵,高贵就易高傲,同时高贵者毕竟是少数,少数人形成的圈子叫小圈子,所以从小生活在这种小圈子、小社会中的人,心胸自然不能开阔,即便是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中,由于那种天生的高贵和高傲,高贵无法掩盖内心的高贵感,高贵感便会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作风。尊重他人、彬彬有礼,也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和贵族气质,贵族要讲究"费尔泼赖",讲究礼仪。同时养尊处优,自然不知民间疾苦,即便是关怀"穷人",那也是一种作秀、装模作样。因此,这样自然不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结果自然是圈子越来越小,人才也越来越少,即便是用人也是疑神疑鬼。比如陈平、韩信、英布当年都跟过项羽,最终都离他而去,还有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最后也是被气走的。
所以,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即便是发迹发达了,他只会认为是自己的高贵的气质和天生的不凡,不愿意承认别人的"帮忙",进而不愿意与人分享,不与人分享又怎么得"人心",不得"人心",岂能得天下?
因此,项羽的失败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