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的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百官恪尽职守,据说有吃完的米,还有吃不完的菜,是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历史也清楚的记载这全是唐太宗李世民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占据首位。甚至有称呼他为千古一帝,但是细细扒来,这却只是一个骗局。
我们来看,当年隋文帝初登基时,隋朝一共有400万户人家,到了隋炀帝时,已经达到890万户,我们按照每家6人计算,全国至少有人口5000万,其实这个数字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隋朝之初全国开垦土地约1944万顷,但到了唐天宝十四年记载才垦田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时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相差甚远。
隋朝政府十几个粮仓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朝都灭亡了20多年了,那个时期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呢。”1969年在洛阳地区发现一座隋朝粮仓,甚至在其中一个粮窖还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隋唐战争后,人口减少了至少2000万以上,那么唐朝初期,人少地多,这才是 “贞观之治”能够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有一点,隋开创大运河和科举制度,大运河的劳民导致隋灭亡,也能很大原因促成了“贞观之治”的产生。所以可以这样说, “贞观之治”是隋朝的功劳。
史书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唐高宗李治曾问户部尚书高履行:我大唐去年增加多少人?现在我国有多少人口?高履行回答说:去年增长, 15万户。全国目前380万户。李治一思考说到:这不对呀,按照全国380万户来算, 23年的贞观之治,每年增长15万户,23年就是360万户,难道刚开始人口总数只有20万户?高履行道: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