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单就"马关和谈",这件事儿来讲,他真的已经尽力了。
一个73岁的老人,不仅要在谈判桌上面对趾高气扬的日本人,还挨了一枪,可算是遭了不少罪,真的不容易。而从他谈判桌上的表现来看,虽然表面上看,他有些软弱,处处委曲求全。但这背后更多的是无奈,是清政府的无能,是战争的失败,让他没有强硬的底气。
其实,李鸿章还是在尽力的去处处维护清朝的利益,比如面对日方的狮子大开口,李鸿章是完全拒绝的。但是日方直接向清政府施压,使清廷改命李经方为全权大臣,直接促成了谈判的达成。
所以《马关条约》这口锅,不能完全扣在他身上。
当时谈判的最后阶段,李鸿章还在苦苦哀求减轻赔偿,从减少5000万两白银、到减少2000万两,在到最后直接以死人名义向伊藤博文请求,少一点来当作使团的回国差旅费。
一个73岁的老人,主导清朝风云数十年,在此刻竟然如此低声下气,是为了自己吗?还不是为了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