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袁术,虽名为"术",但在《三国演义》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学无术,还自私、小心眼、无原则、无大局观,反正一无是处。曹操一句"冢中枯骨"的评语,恰如其分,耐人寻味。在汉末英雄辈出的时期,袁术仰祖上之势,却成为一代乱世枭雄,割据一方,占据淮南,地广粮多,又有传国玉玺在手而错估形势,高估自己,低估敌人的政治误判,遂思僭称帝号,改朝换代,最终命丧黄泉,成为时代的跳梁小丑,贻笑天下。
自古以来,世人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后人往往只看结果而未见过程。再说,历史从来都是由成功者来书写。成功者为了宣传合法性,往往是自我造势,以此来证明上顺天意,下顺民心;大顺国策,小顺大局。
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成功。所以后人及史书都说曹操目光长远,懂得挟持天子以令诸侯。而公元192年,李傕郭汜劫持汉献帝无非是奉朝廷以正天下,跟曹操挟天子的行为是一模一样的。可是李傕郭汜失败,曹操成功。所以大家就异口同声批判李傕郭汜是乱臣贼子,居然敢劫天子,结果被诛杀,还被夷灭三族。曹操则是乱世英雄,居然敢劫天子,结果统一北方,缔造曹魏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