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父偃的自述看,他知道自己在作死,无论是《推恩令》还是"迁豪强入茂陵"都会把人得罪到底而毫无余地,所以他才放开了贪。而很多渴望改变命运者往往只能看到自己"对"的那一层,临拜拜时就有些稀里糊涂,比如韩信。
法律条文主父偃不可能不清楚,最后倒霉的不止自己心中定然也是清清楚楚的,但清醒如主父偃者自己却选择了这么个结局,说到底就是自私--自己快活,自己过瘾流行。所以,当有人为了"改变命运"而声情并茂、声泪俱下时就要留意他了,如果不是只想着自己会有那么痛苦吗?
凡事都认为自己"对",只是表现程度有所降低,但本质都是一样的。凡事都觉得自己"错"且能接受又如何呢?谁爱怎么"对"谁就怎么"对"去,都自觉"对"自有相持不下的时候,最后就只有都"错"的人出来收拾局面。
所谓"残真即妄,全妄即真","全错"即"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