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灵帝又选出国家最高战力"三大将"来镇压黄巾。这三大将分别是:凉州名将原北地太守皇甫嵩,任左中郎将(后升任左将军);江东名将原交趾刺史朱隽,任右中郎将(后升任右将军);冀州大儒原尚书卢植(公孙瓒与刘备之师),任北中郎将(后被前将军董卓代替)。三人各率天下精兵,分兵进剿,各个击破,镇压起义。
趁此大乱,文武双全的多面手曹操也获得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火线提干,官升三级,任骑都尉,秩比两千石。率五千羽林骑,往讨豫州颍川之黄巾军。
颍川郡,原韩国故地,与洛阳仅一嵩山之隔,可谓洛阳的南大门。此地人文荟萃(曹操主要谋士皆处于此),经济发达(后曹魏许都所在地),其黄巾势力仅次于其冀州总部;所以朝廷一致认为,必先除去此处黄巾首领波才,以免被张角前后夹击。
于是,三大将中两大将:皇甫嵩与朱隽率军四万进入颍川,曹操的骑兵则是他们的预备队。小小波才竟惹出如此阵仗。真是杀鸡用牛刀。于是朱隽第一个坐不住了,为争头功,竟独自领兵攻打波才。
朱隽犯了一个错误,轻敌。作为一个曾率五千家丁深入蛮荒迫降交趾数万叛军、战功赫赫的名将,他还真没把波才放在眼里,这一仗是必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