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原是驿站的一名马夫,可是到了崇祯二年,因朝廷裁减驿站经费,他失业了。偏偏在这个时候,陕西又爆发了严重灾荒,粮食价格达到六钱银子一斗。摆在李自成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等着饿死,要么铤而走险。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李自成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崇祯三年,李自成与乡亲们揭竿而起。
李自成起义之初的目的很简单,有口饭吃,能活下去,至于推翻明朝,自己做皇帝这些事,他大概连想都不敢想。由于李自成"勇猛有胆略",且善于治军,所以他逐渐在各路义军中脱颖而出,号称"闯将"。不过这时候的农民军以流动作战为主,不断遭到官军的围追堵截,在洪承畴的打击下,闯王高迎祥被俘杀。
为彻底剿灭农民军,崇祯十年,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与此同时,明朝朝中善于用兵督抚齐聚川陕附近,比如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熊文灿等。在官军的围追堵截之下,张献忠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李自成也不断遭到失败,情况非常恶劣。崇祯十一年,孙传庭在潼关原设伏,李自成中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
那么有多惨呢?李自成只剩下十八人,还有十八匹马,"尽亡其卒,以十八骑溃围遁"。为躲避官军的追杀,李自成等人逃入商洛山中。直到第二年夏天,他才出山,召集余众。李自成东山再起的原因很复杂,不过大概可以总结为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