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要广开言路,为何又痛打上万言书的大臣?只因两字戳中痛点

2021-08-25 14:58  360kuai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了,因为在所有开国皇帝里,他的起点和背景是最低的,甚至可以说就是"零起点创业",但他所缔造的大明帝国,又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繁荣的帝国。

由于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他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直到称帝后才有所改善,就是这样的人才非常尊重和敬畏知识。还写下过"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千古名句。不过尊重和敬畏并不代表他一个舞枪弄棒、带兵打仗的人对繁文缛节有着良好的耐心。虽然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文而言是比较简洁的,但古人还是酷爱长文,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骈文,虽然对仗工整、词藻华丽、极具文字的美感,但也可以说废话很多,形式大于内容。甚至一些公文也往往有这样的毛病。

洪武八年,朱元璋觉得要广开言路,因此就下令大臣们都可以向朝廷上书、提建议。于是一个叫茹太素的大臣,本着一颗忠君爱国之心,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万言书"上奏。朱元璋一看到茹太素的文章就头疼,这个腐儒,废话太多了,但是奏折都呈到御案上了,他又不好装没看见,于是就让中书侍郎王敏念着给他听。当听到六千三百多字的时候,朱元璋还是没有听到任何实质性的内容,都是铺垫。心里已经把这个茹太素骂得狗血淋头:什么玩意,跟老太婆的裹脚布一样。这时候,正好听到文中有一句:"有才能的人,这几年侥幸活下来的百无一二,现在任用的都是腐儒。"这可是大大地触了朱元璋的眉头了。洪武大帝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滥杀无辜、嫉贤妒能了。更何况,"腐儒",朱元璋心想:"你茹太素不就是腐儒吗?真是乌鸦站在煤堆上,瞧得见别人黑你瞧不见自己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