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业:草原帝国的形成(2)

2022-08-19 17:19     360kuai

中国的封建王朝自公元前221年开始,各个朝代都或多或少的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如何与游牧民族相处。2000多年的发展史,可以讲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激烈交织,激战与沙场,争夺的是生存资源与空间,相融与文化的藩篱。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黄河流域的炎帝与黄帝,与游牧蚩尤的纷争。春秋战国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秦国的芈月与义渠王的爱情故事、刘邦的白登之围、昭君出塞的和亲屈辱,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黄河流域为代表的农耕文化自封建王朝建立以来,就一直与匈奴、游牧民族在交织。现在我们看到的万里长城,就是嬴政为防范匈奴的骚扰。丝绸之路的建设,也是一个对立与融合的产物。苏武、张骞、玄奘、孝文帝拓跋宏、霍去病都是其中著名的人物。明朝时所修筑的九边重镇,就是对女真蒙古的防范。如今在山西朔州有一个杀虎口,是当年走西口的必经之路,也是外长城的重镇,这里曾囤兵十万。最早关隘命名:杀胡口。就是要防胡人,清朝多尔衮入关,认为满清亦是胡人,遂改名,杀虎口。这样的例子多如牛毛。封建王朝的城门多爱用绥靖字样,以及招远、定远、怀化、怀柔、也是这么个意思。五胡乱华以及南北朝还有宋朝就是一个慷慨悲歌。

中国的封建王朝除了自身的更迭外,草原游牧民族对于其影响也是深远的,也都成了心腹大患。倒是有一个现象。就是融合的问题。草原游牧能打能杀,骁勇善战,在冷兵器时期,简直就是一个魔咒。中原帝国由于儒家的影响,重农重教,礼仪兴盛,用文化的外衣、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为其统治做铺垫。一般都是这么一个样子:一方面是侵略者,也就是武力的战胜者。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的投降者。他们迅速崇拜汉文化的教义。两个典型例子,一个是北魏时期,作为一支来自大兴安岭的鲜卑侵略者,以武力横扫黄河以北,号称北朝,典型的一个侵略者,但另一方面,有醉心于中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在孝文帝时期,全面向汉文化学习。禁船胡服、禁语言、禁文字,为此还对不善学习语言的皇后直接罢黜。取汉名,用中原士族管理朝政,迁都与黄河畔的洛阳,就是一切向汉文化低头。汉朝的和亲制度造成许多女性到了匈奴,东晋时期的五胡乱华,游牧为了侵略的合法性,纷纷取姓刘,一时间从名字你是看不出它的出处。宋朝国力发达,占当时全世界GDP的1/4,但是由于重文轻武的战略,价值流年不利,他所碰到的尽是彪悍的游牧。西夏、辽、金、蒙古女真,金在一个是其实非常强盛的,占据了华夏半壁以上江山,直接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的灭亡。后期为蒙古所灭。忽必烈评价说:金毁于儒。也许西夏的李元昊感觉到了恐惧,自己发明文字,留自创发饰,但其的发展也是以汉文化为主的旁门。虽开了新象,也是无可奈何。成吉思汗的铁军横扫亚欧,他对于汉文化极其恐惧,他认为只有销毁城市,长出青草,变成草原就是最安全的。他的做法就是杀戮与屠城,带走少量妇女和娃娃,不停的杀戮与放火,逼退文明。让草原在胸中,我估计就是他的初心。如今蒙古国也丢弃了蒙语,在俄文与英文的字母基础上,有创新了新的文字,失去的也许永远找不回。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