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做撑死鬼,不做饿死魂。古时囚犯斩首之前总会吃一顿饱饭,官差也会说一句:吃饱好上路,做饱死鬼总比饿死鬼好。相比于饱死鬼,饿死鬼上路是有一点凄惨,毕竟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民以食为天,人们也通常会把最后一餐叫做断头饭。可断头饭的由来,并不是因为人们的迷信思想,而是因为楚庄王为了笼络人心才实施的这一措施。
断头饭最早是从春秋时期楚国开始的,那时的楚庄王需要平定一贵族叛乱,但又要笼络其他旧贵族的人心,所以才推行的这一政策。后被人们认为是出于"仁慈",自此各国以及历朝历代都开始实施。不过,到了后来,死囚的断头饭中,总会出现一些生肉。那古代死囚吃断头饭,官兵为何要在碗中放腥臭的生肉呢?而囚犯不仅不会生气,反而还很感激。
古人信奉鬼神与轮回,认为人只有闯过鬼门关,走过黄泉路,经过奈何桥,喝过孟婆汤才能轮回转世。可阴间的奈何桥并不是那么好过的,传闻,孟婆养有一只恶犬,那恶犬日夜把守在奈河桥旁,为的是防止有鬼魂争抢孟婆汤。想过也不是没有办法,狗都有一个习性,就是喜欢吃生肉。
人们认为,阴间的狗也是狗,同样是狗,那么习性自然不会改变,所以,才会在死囚的碗里放上一块生肉,好让他们安心离去投胎转世。这也是为什么死囚会感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