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说的没错,在当时,郑和下西洋花钱如流水,确实是劳民伤财的败家行为。首先,当时建造船队确实靡费太过。据统计,在永乐年间,郑和船队的每只宝船,造价都要达五六千银两,这还只是一只空船的造价。以至于,为了保证造船质量的精良,明成祖不惜"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此外,下西洋还引发了财政危机,仅朱棣对外邦朝贡者的大量赏赐,就耗费银两就达600万两。而船队携带大量的铜钱出国收购,在当时没有外汇的前提下,致使铜钱大量外流,还造成了国内"钱荒",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
可是停止下西洋,是不是就好了呢?只要您稍稍用一下辩证的思维,就能发现,从长远的目光来看,停止了下西洋,对明朝来说,绝对是一件不小的损失。下西洋发生在公元1405年之后的28年间,这一壮举,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整整早了87年。也就是说,那时候,后来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还没生出来呢。而当时的下西洋舰队,其船舶技术,航海技术之先进,影响之巨大,在世界范围内,绝对是罕有匹敌的。从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已经打开了世界的大门。遗憾的是,因为下西洋的停止,我们又亲手关闭了这扇关系华夏命运的大门,从此,华夏船队绝迹于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与西洋各国业已建立起来的联系也戛然而止。最终,导致我们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海洋发展时期擦肩而过,直接对后来华夏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老祖宗早就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通过郑和下西洋事件,我们更应该明白,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有远见,而决不能短视。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