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和她的时代(2)

2021-09-27 15:59  360kuai

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并不是武则天的最终追求。

身为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很清楚这一点。公元688年,他让人将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字样的白石献给武则天,称是在洛水中发现的。武则天喜不自胜,和皇帝、皇太子及文武百官、蛮夷酋长等祭拜洛水,史称拜洛受图。

待明堂建成,武则天距登基又近了一步。

公元690年秋,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900多人来到洛阳紫微城,上表请改国号为周,并将皇帝改为武姓。武则天没同意,却将傅游艺提拔为给事中。

这是个相当明确的信号。于是,从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到远近百姓、四夷酋长及僧人、道士等,6万多人都来上表,请武则天将国号唐改为周,唐睿宗李旦也自请改姓武。

武则天不再推辞,当年九月九日,她在紫微城的正南门——则天门城楼上登基称帝,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这一年,她已经67岁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明察善断,知人善任,非常重视选拔人才。在紫微城洛城殿,她首创了殿试制度,武举和试官制度也是她的创举。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只要真有才干,都可以进行试官。这种“不惜爵位”的做法为她笼络了大批贤才,其中如姚崇、张说、宋璟等后来辅佐唐玄宗开创盛世,成了开元名臣。

有学者统计,武则天当政期间,仅宰相就用了73位,其中不乏娄师德、狄仁杰这样的著名贤相,人们称之为“君子满朝”。

公元694年,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的号召下,四夷酋长请求用铜铁铸造天枢,为武则天歌功颂德。八个月后,天枢铸成,立于皇城端门之外,上面刻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几个大字,为武则天亲笔所题。

在此期间,紫微城中发生了一次失火事件,纵火的人叫薛怀义,是武则天的面首。他因失宠而火烧天堂,结果殃及明堂,二堂俱被焚毁。

随后,武则天下诏在原址上重建明堂,天堂则被佛光寺取代。公元696年春,新明堂建成,号为通天宫。武则天还命人铸成九鼎,列于通天宫内。其中,豫州鼎最为高大,分量也最重。武则天曾想以千两黄金装饰九鼎,后被人劝阻才罢。

3 武则天还政李唐

武则天还是天后时,曾随唐高宗一起封禅泰山。回来后,她想再到中岳嵩山封禅,可惜由于唐高宗多病,这个心愿一直没能实现。

现在,她自己成了武周皇帝,江山稳固,国力强盛,封禅嵩山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公元696年初,她带着文武百官出紫微城,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

看上去,女皇已是志得意满,其实她还有一个隐忧,就是自己日渐年迈,太子人选该如何确定?

当时,武三思、武承嗣想当太子,让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为继承人的。”武则天觉得有道理,就去征求宰相们的意见,可狄仁杰给她泼了一瓢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