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免除农业税后,如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2)

2021-05-26 14:00     360kuai

农耕景象

随后,汉朝社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耕热情,百姓生产热情高涨,再加上这段时间没有大型天灾,因此粮食收成喜人,良好的农业又随之带动了商业的发展,民间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令文帝十分欣慰。

为了进一步鼓励农业生产,十三年,文帝大手一挥,直接取消了农业税。

在我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中,取消农业税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要知道在农耕文明中,整个社会的展开都是围绕土地进行的,土地作为最稳妥的征税工具,历来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汉朝的钱币

人可以迁徙,货物可以运输,古代想要围绕商业征税,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都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比起其他税种,土地由于其不可转移性,成为了税官掌握百姓生产生活情况的最优选择。

可是眼下文帝为了让利于民,宣布取消农业税,要知道皇帝金口玉言,覆水难收,那么汉朝的财政收入保障成了一个大问题。

晁错提出纳粟授爵保障财政收入

关键时刻,一位能力堪比贾谊的名士脱颖而出,他就是晁错,这位太子智囊团的成员向文帝提出了纳粟授爵建议: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

纳粟授爵是一种针对富人阶级的政策,因为汉朝的很大的一部分支出要用来调配物资到边关,比如防备匈奴和南越,因此农业税取消令财政储备捉襟见肘,于是晁错便提出让富人阶级直接利用自己的资源将粮食等物资送到边关,既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压力,又砍掉了许多中间环节。

晁错像

作为回报,成功输送物资者可以得到国家颁发的爵位,这种爵位带有免人头税、免役、减罪免罪的特权,但不减免土地税,只减免与人身有直接关系的税收,也并没有一系列的政治特权。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名号上,类似今天的荣誉称号或者光荣称号。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汉朝境内的富人阶级对这种没有实权的名号十分买账,争先恐后往边境运送物资。提出建议的晁错一看民间藏了如此如大的财富,又上奏文帝可以让富人阶级将一部分财富上交国库来代替送至边关,且同样可以得到爵位。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李渊临死时劝李世民,不准杀此人,结果李世民转身就将其杀了!

我国自古以来便一直十分注重孝道,不肖子孙会遭人耻骂,在古代,听从父母之言也是孝的一种表现,父母之命不可违,然而李世民却违背了李渊的劝诫,李渊临死之前告诉李世民,不准杀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