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不称帝?司马光:因为教化和风俗(3)

2021-08-02 06:52  360kuai

汉光武帝之后,汉明帝、汉章帝遵循先辈的遗志,亲临辟雍拜见国家奉养的三老五更,手拿经典向老师请教。上自公卿、大夫,下至郡县官吏,全都选用熟悉儒家经典、品行端正的人,就是虎贲卫士也都学习《孝经》,匈奴贵族的子弟们也要到国家设立的学校学习。

因此,东汉"教立于上,俗成于下"(教化建立于朝廷,风俗形成于民间),忠诚、厚道、重视道德修养的人,不仅受到高官的尊重,也为百姓所仰慕;卑鄙、邪恶、下流之徒,不仅不被朝廷容纳,也被乡里鄙弃。

司马光认为,自从夏、商、周三代灭亡之后,教化风俗之好,还没有象东汉那样兴盛过。但到了汉和帝之后,东汉皇亲国戚独擅大权,奸佞小人得势妄行,赏罚没有标准,贿赂公行,贤良愚劣不分,是非颠倒,可以说一切都乱套了。

然而,即便如此,东汉朝廷仍然能够延续下去,而不至于立刻灭亡,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