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在两边混到好处的袁世凯班师回朝,直接逼宫紫禁城,手下头号心腹段祺瑞和冯国璋将紫禁城围的水泄不通,清朝皇室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同意了袁世凯的退位提议,清政府退位标志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画上了句号,使得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居功至伟,也可以说收获最大,没过多久,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帽子就落到了袁世凯头上。
成为大总统的袁世凯身上有极为浓厚的封建残余色彩,对此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非常担心,但他们也想到了一招解决方法--那就是通过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项第一部资本阶级成文宪法性质的法律,来制约袁世凯的权力,并且还寄希望于北京的国会和议员可以分散限制一些袁世凯的大权。
所以袁世凯前脚称帝后脚他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众叛亲离的日子里,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他死之后北洋六镇班子果然出现了大分裂。袁世凯有两个比较靠谱的心腹 能力资历那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这俩人都不能百分百让所有人服众,于是很自然的分裂了。
由于袁世凯曾经称帝过,所以此时在北京的民国政府又被称为北洋政府,除了段祺瑞和冯国璋,像徐世昌、王士珍、段芝贵、曹锟等曾经北洋军队的主要将领人,没有一个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段祺瑞作为资历最老支持度最高的人,第一时间接管北京北洋政权,做了个大总统。他建立的就是继承袁世凯之前北洋军阀的皖系军阀,但很快因为自身能力有限,冯国璋带起着自己班子的人另建了直系军阀政权,之后在冯国璋病逝后,直系部下曹锟和吴佩孚整合直系,直接挑战段祺瑞,于是爆发直皖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