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随着包拯的名望逐渐的增加,皇帝也委派比较重大的任务给包拯。一次,包拯代表皇帝到南方进行巡视,在太湖中发现了一具尸体。本来死个人,一般都是当地的地方官来办理的,但是既然包拯在这里,当然手痒痒得管一些咯。但是没想到,包拯派人到处收集案件情况的时候,经常有人来阻挠捕快办案,甚至还出现了几次针对包拯的暗杀行为,这可不得了了。你越不让查,反而越是挑起包拯的求胜心。很快,这起案件的凶手就被抓住了,并且发现这个犯人还有一个养女也参与了这件案子,并且还在逃跑,没有被捉拿。
在搜查犯人家的时候,公孙策发现了一个精美的玉手镯,其样式和当年他留给自己亲生女儿的信物非常像。在多次确认之后,公孙策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那就是这个犯人的养女是自己的亲女儿。面对犯了错的女儿,公孙策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到作为父亲的责任,但是在这起案件中,这个养女手上还有着命案在。最后,公孙策还是决定放走自己女儿,所有的责任就由自己来背负。
包拯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大骂公孙策,你怎么这么糊涂啊。即使你放走了她,她的罪名还是在,她一直都要以罪犯身份活下去。虽然包拯也是很生气他的做法,但是公孙策这样就把包拯推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了。一方面他非常舍不得公孙策,毕竟两个人之间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另一方面,法又是大于情。最后包拯在情感和原则之间还是选择了原则,判处公孙策死刑。
后来公孙策的女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是主动投案,希望包拯能够饶恕自己的亲生父亲,为了表达自己意志,还在公孙策面前自杀了。但是一码事是一码事。公孙策的罪名并不会因为其女儿的一席话而改变。最后在快要问斩的时候。展昭冒死见到了皇帝,希望能够免除公孙策一死。皇帝听了这件事情的来龙之后,也是很明白父亲对女儿的感情,就下旨免除公孙策的死罪。在最后公孙策才免除一死,包拯也原谅了他,最后继续作为黄金搭档一起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