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天性野蛮,攻城掠地,致力于扩张国土,一直以来都以侵略为主。在与唐发生大规模战争前,就已经攻陷了吐谷浑。所以,并不是吐蕃只和大唐战争,实际上,吐蕃曾两次攻打印度,一度逼近恒河。
公元648年,松赞干布在位时,吐蕃第一次攻打印度。起因是大唐使者王玄策受圣命出使西域。这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于唐而言,有利于宣扬国威,拉拢附属国;于印度而言,有利于巩固加强与唐的友好关系,增强两国联系。
但不幸的是,当王玄策到达中印度时,就被当地国王劫掠了,财宝尽失,损失惨重。逃走后的王玄策,求助吐蕃的当政者松赞干布。作为为数不多的与唐保持友好关系的吐蕃统治者,面对已经入藏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很愿意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唐的友好关系。
因此他立即联合尼泊尔,一同出兵,攻打印度,精兵与骑兵并进,声势浩大,战斗力也一样惊人。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印军惨败,被占城池几百个,死伤众多。只此一战,吐蕃不但在印度树立了威信,还与唐的关系更加密切,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