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自称九千岁,自己也有很多义子,最后为何迅速被扳倒?(2)

2021-08-05 08:50     360kuai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由于皇帝工作量实在太大,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始设立内阁。内阁制度下,凡是朝廷大事,先由内阁负责拟定几条意见,以笔墨写于票签上,这被称为"票拟";然后将奏疏和票签一起呈送皇帝批阅,这被称为批红。如此一来,皇帝便牢牢掌控着决策权,内阁掌握着议政权,六部则掌握着行政权。

虽然票拟、批红制度一定程度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但每天批阅奏折仍然是一项难以坚持的工作。因此,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为了让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文件,并成为皇帝联系内阁的桥梁,打破了朱元璋不许太监识字的规定,设立内书堂教授宦官识字。此后,皇帝往往只批阅少量重要奏疏,而其他奏疏则大多交由宦官代批。

正是由于掌控了一定"批红之权",使得宦官掌握了一定朝政的决策权,而司礼监也因此成为"二十四衙门"之首,并对外廷形成了一定的压制。不过,宦官的"批红之权"由于来自于皇帝授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受制于皇权。

文官集团势力太过庞大,阉党并非一家独大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