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亲戚关系,诸葛亮经常拜访庞德公,每次去他都恭恭敬敬地向这位长者行跪拜之礼。久而久之,庞德公就发现,这位年轻人不仅有礼貌,还有常人所没有的聪慧与涵养,从他的言谈之中能感觉到一种高逸超群的志向和清雅脱俗的品格。庞德公非常欣赏诸葛亮,于是就同意做诸葛亮的老师,把自己平生所学全部教授给他。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一生清雅,善知人,时人称之为"水镜先生"。北方战乱,他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
《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司马徽别传》记载有他的趣事。就是说如果有人问某人某事好坏,他都皆说"好",大有"好好先生"之嫌,连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好呢!你这样一皆说好,并不是别人问你的本意呀!德操说:"像你这样说,也很好!"于是他有了好好先生之名。其实,司马徽并不是不讲原则的。刘备访问他,问天下大事,他在推荐诸葛亮、庞统时却态度坚决,语气十分肯定。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是谁?他说:"诸葛孔明、庞士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