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指国之大门,那么国门到底有没有具体的实物呢?肯定是有的,在紫禁城就有个国门,这个国门正是天安门和正阳门中间的正南门,在大清时期叫做"大清门",在明朝时期叫做"大明门",大清之后改为"中华门",这个门之所以频繁改名,是因为它在紫禁城中的位置和地位很重要,大清时期,只有3种人可以通过,慈禧都未走过,那为什么会被拆呢?别着急,我们先看看它的背景。
紫禁城的门很多,最大的四个大门分别是皇帝用的午门、文武百官用的东华门、皇族用的西华门、太监宫女用的神武门,所以大清门不是常用的一个门,这个门在明朝时期建成,明成祖结婚时通过此门,十分的气派。
明朝终结之后,清朝建立,清朝的皇家贵族移居到紫禁城中,并将"大明门"改为"大清门",有很多明朝遗老对此事极为反感,决定再也不走此门,有些文人还因为换了大门的名字而拒绝参加科举,大清的皇帝由着这些人耍性子,从此以后,大清门只能有三种人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