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府是亡于通货膨胀吗?这样的说法有没有根据?(3)

2024-03-18 11:42     360kuai

但是管制兑换也有行不通的时候,麻烦就是得跟外国人做生意。比如英国人需要来中国买一箱茶叶,价格是100英镑,按照国际汇率兑换成中国的白银是800两;而中国的茶叶商人本来的生产成本是700两白银,打算卖800两,这样才能赚到钱。但是按照清政府注了水的做法,成本就成了1000两,至少要卖1100两才能赚到钱。为了解决这个贸易差,晚清政府的做法是,将英国人的100英镑收走,中国商人你不是要1100两吗?我给你兑换成1100的银票。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生意也能做了。只不过市场上又再次注入了300两的假钱进市场。

这样大量注水有没有恶果呢?苦的是谁呢?当然还是普通老百姓。往市场上注的水越来越多,钱就会越来越不值钱。比如以前1两的银票可以买1袋米,现在1两的银票连半袋米都买不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既然老百姓没法活,自然是要造反的。晚清政府也想好了对策,我不是买了大量的洋枪洋炮吗?哪个不怕死的就来吧。

我们回过头来晚清政府的真正的白银有用到哪里去了呢?其实都就去国外了,因为外国人根本就不傻,他们才不要晚清政府印的钞票,他们要的是真金白银。在赔款和进入口贸易结算的时候用的都是白银。这么长期一搞,白银都流去国外了,晚清政府手头上就只有无用的钞票了。所以到了1910年晚清政府的危机就来了,熬不下去了怎么办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