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身体比较柔软,而且在落地前会不断调整姿势,楼下没有强烈冲击后留下的痕迹,也没有血迹,估计猫应该没有受伤。"在观察了楼外的地形后,大家开始分析猫有可能去的地方。忽然,有人发现在敞开的窗户旁就是一根不算细的雨水管道,猫会不会攀爬着雨水管道跑了?
队员们带好设备,顺着屋外的管线探寻猫离开时可能经过的路线。在一层和二层之间的管道接缝处,队员看到管道的过滤网上破了个洞,大小刚好可以通过一只猫;最重要的是网上还挂着一撮儿白色的毛。"丢的猫是豹猫的一种,名叫雪豹,毛色很特殊。"经过对比,这撮儿毛就是张晓家的猫留下的。
队员们分析,因为是家养的猫,不太可能走远,它的活动范围应该在1公里以内。顺着猫可能跑走的方向,队员们来到了距离张晓家不远的一处公园。正值寒冬,怕冷的猫有可能会钻到一些涵洞里取暖。最终,通过内窥探测器,在一处被废弃的下水道里,队员们终于找到了躲在里面的小猫。
为孤寡老人免费寻宠物
尽管有高科技仪器相助,但登高、爬树等技能对于队员们而言依然必不可少,因此在寻找宠物的过程中,队员们也会遇到不少危险。"蜇人的草、马蜂、蛇,这些我们几乎都碰到过。"
"现在很多人都把宠物看成家庭成员,就像自己的孩子,丢了能不急吗?"这些年,队员们找回的宠物猫狗中,大多数并不怎么值钱,有的甚至是主人收养的流浪猫狗。所以尽管价格不菲,宠物的主人依然希望找回走失的宠物。有时候,宠物搜救队也会做一些公益项目,比如医护人员、孤寡老人家里的宠物走失,他们不收费也会帮忙寻找。
这个团队里,有11位全职和15位兼职队员,租用库房的费用、设备的损耗及维护费、人工工资以及每次出现场的路费、饭费,精打细算下来,搜救队其实入不敷出。"目前,我还有其他工作,宠物搜寻也是靠着其他工作赚的钱来贴补。"刘胤桐说。
"正是因为养了猫,我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一些老人为什么会在儿女离巢后,把几乎全部精力投在自己喂养的宠物身上,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花钱找回走失的宠物。"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李晓童说,对于主人而言,这些猫狗寄托了他们的情感。宠物的存在,让这些人在孤独的时候能有倾诉的伙伴,感受到了特殊的温暖,这也正是宠物搜救队的社会价值所在。
(原标题:一年接单近三百件,各种高科技助阵,宠物搜救队成新兴职业)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李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