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大关(2)

2021-03-16 10:00  高工锂电

另一方面, LFP电池正在谋划乘用车高中低端车型配套全覆盖。

在配套Model 3、汉EV、小鹏P7、宏光mini EV、宝骏E100等高低端车型之后,包括北汽、上汽、吉利、长安、奇瑞、广汽等主机厂也在推出面向C端和运营端的LFP版主力车型,LFP电池正在“猛攻”中游车型领域。

总体来看,主机厂将在2021年推出更多LFP电池版乘用车,带动LFP电池在乘用车领域装机电量进一步增长。

三元电池系统突破200Wh/kg

在本批公告中,乘用车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创新高。其中,北京新能源申报的纯电动轿车EX3车型搭载的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达200.22Wh/kg,电池供应商为合肥国轩,创造了当前乘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最高记录(EV世纪注:这款EX3的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470km,百公里电耗13.60kWh,电池组总质量315kg,总能量63.3kWh)。

2020年,乘用车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普遍在160Wh/kg-170Wh/kg左右,普遍采用NMC523和NMC622材料。在补贴退坡和安全性能要求下,近年来主机厂追求超高能量密度配套装机的步伐已有所放缓。

目前国内仅有宁德时代、中航锂电、孚能科技、北电爱思特等少数几家电池企业实现了系统能量密度超180Wh/kg的配套装机。

此次合肥国轩配套的三元电池系统超过200Wh/kg,表明其单体比能量更高,或超300Wh/kg。

2019年,合肥国轩表示,公司三元811软包产品已实现300Wh/kg单体电池小批量试制,常温循环寿命达到1500周,相应的1GWh软包示范线已经建成,预计2020年实现装车。

2020年6月份,合肥高科称目前开发阶段的三元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为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主要是提高正极材料中镍的占比。

对此,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对高工锂电表示,此次配套的200.22Wh/kg的三元电池就是公司研发的高镍三元软包体系。这表明其已攻克了300Wh/kg高镍电池的产业化难关,有望在年内实现量产。

合资车企开启本土电池配套新机遇

在本批公告中,上汽大众、长安福特、一汽丰田等合资车企推出了ID.6 X、锐际PHEV、威兰达PHEV等新车型,给本土电池企业提供了配套装机的机会。其中,大众ID.6 X配套了宁德时代生产的高镍电池,福特锐际PHEV则搭载了比亚迪子公司西安众迪生产的三元电池。

目前,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华晨宝马、广汽丰田、上汽通用、北京现代、北京奔驰、东风本田、广汽本田、郑州日产、东风悦达起亚、长安福特等合资车企都在加快推出其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集中在PHEVE领域。

在电池配套方面,宁德时代是装机主力,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合资品牌,体现出宁德时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