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开设“摸鱼”课引热议,网友:“摸鱼”课上“摸鱼”(2)

2021-03-15 10:28  北京晚报

但是,讨论摸鱼并不意味着忽视职务,偷懒工作。很多人讨论摸鱼是因为日常工作强度过大,休息时间不足。围绕摸鱼的讨论,体现了人们对身心状态的反省。一些企业不仅不改善办公环境,还要调整工作量,强迫员工完成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一些企业有更畸形的加班文化,使员工疲于形式主义加班。一些讨论捕鱼的人不是看不到捕鱼的负面效果,而是旨在表达自己利益的正当诉求。

摸鱼学导论不仅鼓励学生教授摸鱼攻略,也鼓励学生偷懒,忽视企业的正当规章制度。站在人的幸福上,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缓和学生的压力不安,在自我放松中提高学习效率,享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例如,课程中积极的心理学内容,不是简单地强调懒惰,而是利用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找到人们疲惫的心理根源,实施指导。

2016年2月,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参与开发的智能教育辅助工具雨教室在8所大学的15个班内测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清华大学有效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这次,清华大学本科生可以设立摸鱼导论课程,由于网络平台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设立课程,每个人都有讲台。在这个网络编织的课堂上,学生之间可以展开充分的思想交流,展示个性和才能,形成精彩的思想冲突。

大学生自愿设立摸鱼指导论课程,积极关注社会和校园的摸鱼现象,反省。大学学习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也有无聊的水课。学生自愿设立的课程对大学有机创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启发价值。清华大学网络教室平台建设在全国高中领先,各地也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权限,培养学生建立新课程的自主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