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做了事的王安石没有得到好的评价,还是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了问题。就拿富国之法中的青苗法来说吧,这一政策对百姓而言确实是非常好的,百姓能够低利息贷款,特别是遇到灾荒年的时候,百姓还可以向地主老财借钱,这样看确实对老百姓有好处,可是呢,青苗法在实践过程中,成为了官员贪腐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推行低利息贷款的过程中,官员有考核,每一个官员需要上报完成贷款的任务,百姓贷不起款,于是很多官员要求富商还有一些相对富裕的农民贷款,官员在其中盘剥,导致很多民众的钱进入了官府的口袋。
还有当时的免役法,这一法令出来的时候,百姓都是深恶痛绝的,因为无论是小饭店还是小理发店还是小茶馆,不交税就不能够开,当时很多商贩交的税比本钱还多。总之,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举措,和当时的社会是不同步的。王安石的本心是"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可是最后却和这相差很远。
之所以说,王安石变法和北宋灭亡之间有关系,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王安石的变法遭到了保守派的严厉反对,司马光当上宰相后,可以说几乎将所有王安石的新法废掉了,如此激烈的党争,和北宋的败亡肯定是有一定关系的,况且当时北宋政府已经腐败到底了。这样的政权如何能不颠覆呢。
参考资料:《宋史》《续通鉴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