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原隔绝,奋战到最后的安西都护府

2024-02-12 10:22     360kuai

安西都护府是唐朝经营西域的一个重要据点,它最早始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平定高昌后,显庆元年(658年)唐朝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并设龟兹、焉耆、于阗、疏勒为安西四镇。之后随着西域形式的变化几经废立,所辖疆域也不断变化,直到武则天时期才基本确定下来。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武威道行军总管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此后唐朝正式在安西都护府驻军。安西都护府作为唐朝向西发展的前哨站,对唐朝经营丝绸之路,管控葱岭以西和牵制吐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唐天宝年间,安西四镇有兵力四万余人。军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一股强悍的力量。安西都护府与吐蕃、大食等势力在中亚展开争夺,经常都是以少胜多的情况。虽有后来的怛罗斯之败,但是若是中原无变,重整旗鼓未可知。

一切的改变都始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大量安西的精兵同河西的重兵东调平叛,造成了唐朝西部兵力极度空虚。在唐朝遭遇空前灾难之时,吐蕃却正向着极盛发展。吐蕃在安史之乱后,逐步攻占唐朝的陇右地区,至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基本控制了陇右地区,隔绝了河西、安西同中原的联系。吐蕃之后向西侵攻,河西州府相继失陷。

被吐蕃隔绝的安西、北庭都护府与河西余部并没有就此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他们仍泣血坚守了几十年。唐朝失去陇右以后,由于与回纥建立了同盟,与西域的联系改走回纥道,即通过向北方经过回纥属地到达西域的北庭都护府进行联系。不过此路线的代价是十分大的,唐朝衰弱,回纥名义上虽然向唐称臣,但是实际上已经不那么恭敬了,从此道上经过的唐朝人的经历可想而知。而由于只能通过回纥同唐朝进行联系,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的军民多多少少需要屈从于回纥。在这样的情况下,坚守西域更加艰难。吐蕃曾经派使者与唐朝谈判,试图逼迫唐朝割让安西、北庭等地。但唐代宗毅然拒绝,并在大历七年(772年)派人前往安西和北庭进行宣召慰问,以示绝不放弃西域的决心。安西都护府的军民士气得到了振奋,在吐蕃势力已经全面渗透西域的情况下继续战斗。唐朝根据安西、北庭奏事官的反映,先后追封了在抗吐蕃战斗中死难的袁光庭、杨休明、周鼎、李秀璋、张诜等人,可见当时战况之惨烈。

公元780年的安西都护府(图片截取:Acfun布哈林中国详细历史地图)

唐德宗时一度与回纥关系不好,而德宗又急于与吐蕃停战。建中四年(783年),唐与吐蕃进行清水会盟,朱泚之乱爆发,长安失守,德宗宁愿割让安西、北庭之地以换取吐蕃出兵,也不愿向回纥借兵。大臣李泌曾经极力反对,上言:"两镇之人,势孤地远,尽忠竭力,为国家固守近二十年,诚可哀怜,一旦弃之以与戎狄,彼其心必深怨中国,它日吐蕃入寇,如报私仇矣。"虽然之后的吐蕃发动的平凉劫盟事件打破了德宗的幻想,但德宗的这一举动多少也打击了安西、北庭将士的军心。

公元791年的安西都护府(图片截取:Acfun布哈林中国详细历史地图)

吐蕃在东边进取不成,便转而全力向西。西域的最后战斗也打响了,贞元六年(790年)北庭都护府沦陷,自此之后唐朝完全获取不到安西都护府的消息了。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安西都护府仍然在奋战。贞元九年(793年),南诏王异牟寻曾遣使给唐剑南节度使韦皋一封帛书,其中说道:"异牟寻愿竭诚日新,归款天子。请加戍剑南、西山、泾原等州,安西镇守,扬兵四临,委回鹘诸国,所在侵掠,使吐蕃势分力散,不能为强,此西南隅不烦天兵,可以立功云。"在这之前,南诏一直向吐蕃称臣,吐蕃对外作战经常要征发南诏军队参战,他们对于吐蕃的军事情报应当是有一定了解的。可见此时的安西都护府仍然存在。从安史之乱开始,安西都护府在没有中央援助的情况下,坚守西域已经将近40年,他们在与中原隔绝的日子里继续在西域辛苦维护着唐朝的权威。安西都护府到底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并没有定论,有人推测最长可能维持到元和三年(808年)。只不过面对吐蕃的强攻,"盟友"回鹘(回纥)的渗透,安西都护府不可能生存太久了,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