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武训”,宁可乞讨也要办学,堪称晚清的雷锋(4)

2021-10-06 17:59     360kuai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武七49岁时,已置办了田产230亩,积蓄资金3800余吊。可以说这在当时算是一方少有的富户了,有了钱武七依旧初心不改,他依然在为劳苦大众的子弟能得到教育而奋斗着。他一生不娶妻不生子,兄长想让他资助钱财他都拒绝了,一心只为义学。武七的义行后来传到了山东巡抚张曜闻耳朵里,张曜闻赞叹武七的大义亲自召见了他,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外又捐助了200两银子,同时取"垂训于世"的意思替他改名为"武训",从此这位把奉献精神发挥到了极致的农民子弟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

后来张曜闻又奏请光绪皇帝颁给武训"乐善好施"的匾额,一时间武训的大公无私轰动了清廷朝野,随之清朝赐给了他一个"义学正"名号,并赏给他黄马褂穿。武训的名声由此大振,但是名利并不是他的所求,他最大的梦想是让寒门子弟也能读书受教育。

武训倾尽一生,都在为义学而奋斗。1896年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享年58岁。在他不足一个甲子的人生里,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旷古绝今的伟大。他生的平凡甚至卑微到了泥土里,他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但他的一生却都在为中国的教育而奋斗,也许他对教育理论知之甚少,但称其为"平民教育家"一点都不为过。

据《清史稿》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在莘莘学子的读书声中,武训是含笑离开这个世界的。出殡那天,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按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东侧。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人山人海,一时师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