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兵变,李密给出上中下三策,他为什么选择下策(3)

2022-12-24 08:39     360kuai

李密的上策是攻占蓟县,扼临榆关,切断隋炀帝辽东大军的粮草和回关路线。这条计策看起来很靠谱,但有个关键点就是杨玄感叛军得在隋炀帝军队行动前完成上述部署。一旦叛军在这场时间赛跑中失败,那就不是扼关拒守,而是变成了被官军关门打狗。此外,即便叛军能顺利完成所有部署,那他们也将遭遇到隋炀帝辽东大军的最猛烈进攻,关内的勤王军队也会迅速赶赴蓟县一带对叛军形成夹击之势。所以李密的上策其实也是一步险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值得一提的是,后世有不少人认为杨玄感只是个纨绔子弟,所以凡事都想用靠谱的方式解决,不敢选择上策走险棋,这个理由其实完全不成立。造反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杨玄感既然敢踏出造反这条路,说他不敢走险棋实在是有点自相矛盾。

李密的中策是迅速攻占长安。这招和后来的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直取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区别在于李渊起兵的时候,天下已如一团乱麻,隋炀帝已彻底失去了驾驭天下的能力。而杨玄感兵变的时候,忠于隋炀帝的人还有很多。所以即便当时杨玄感选择中策并能顺利拿下长安,但之后也未必能守得住。

李密的下策已被杨玄感用血的教训亲自验证过,因此这里就无需过多赘述了。

事实上,杨玄感当时无论采取的是上策、中策,还是下策,都有很大概率会失败。究其原因,并非李密的计策不管用,而是时机还够不成熟。从杨玄感对洛阳久攻不下就可以看出叛军的战斗力不过尔尔,而忠于隋炀帝的军队还有很强的战斗意志。所以即便杨玄感当时选择了上策或中策,结果也未必会更好。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兵变,杨玄感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只能成为历史的炮灰了。

参考文献:《隋书》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