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蘭州|消失多年的四大城门(19)

2021-10-03 11:19  360kuai

抗战期间,为纪念曾任国民党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的马福祥(字云亭)而更名为云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货大楼处。该路段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兰泉驿。兰泉驿内建有住房和马厩,专供过往投递公文的驿卒住宿、换马。马厩的具体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货大楼与金城电影院西北角。马厩又称马坊,因此也称马坊门街。永昌路百货大楼至金塔巷一段,旧称州门十字。抗日战争期间,日机不断轰炸兰州,为便于市民疏散,于1939年在该路南端城墙上又新开一门,称西南门,因门系双洞,又称双城门。

临夏路

袖川街、定西路

原兰州城关区西稍门至雷坛河握桥一段,即今之临夏路西段。曾先后称袖川街、定西路。该街形成于何时尚无法确定。但据今工人文化宫南部与握桥建造时间,大体可推定为至迟在唐代。据张建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重修金天观碑铭》记载,今工人文化宫南部,唐为永峰寺,宋为九阳观,明为金天观。兰州握桥相传创建于唐代。有寺有桥必有路,由此推断,此街形成于唐代。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明肃王发现"城之西南,三面环山,有仙人舞袖之形"故建金天观,将西郭门通金天观的路称为袖川街。洪恩街北端以西一段因由东向西倾斜,故俗称下坡子。1942年命名为定西路。1945年,为纪念左宗棠而改名为宗棠路。1949年8月解放兰州时,因解放军由西稍门突破进城,故于兰州解放后,称西稍门为解放门,称该路为解放路。后又改称定西路。